您當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 >> 今日聚焦

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全市衛生健康工作重點任務敲定

來源:太原晚報 作者: 劉濤 2023年04月26日 07:41

  力爭年底前市人民醫院晉源院區(二期)等項目建設完工、在六城區組建6個由三級公立醫院牽頭的城市醫聯體、打造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、年內培養優秀學科帶頭人20名……“深化改革”“創新驅動”成為2023年太原衛生健康工作的關鍵詞。4月25日,全市衛生健康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推進會舉行,全市衛生健康工作重點任務敲定。

  六城區組建城市醫聯體

  按照“縣級強、鄉級活、村級穩、上下聯、信息通”思路,強化縣級醫療集團“六統一”管理。爭取更多國家“千縣工程”、省級“5G+”項目試點,用好用活三級醫院、??坡撁?、遠程醫療“三下沉”和“千名醫師下基層提能力”機制,持續擴大臨床服務、急診急救2個“五大中心”覆蓋面,辦好人民醫院、中醫院、婦幼保健院3類醫療機構。按照網格化布局,在六城區組建6個由三級公立醫院牽頭的城市醫聯體,突出牽頭醫院急危重癥、疑難復雜疾病診治,逐步調減三級醫院一級、二級手術比例和門診量占比,不斷鞏固分級診療格局。

  年內培養20名優秀學科帶頭人

  持續推進“人才強衛”工程,目前,已與同濟大學、同濟醫院簽署合作協議,接下來還將與中國疾控中心、中國中醫科學院展開戰略合作,建立形成“中西結合、醫衛協同”的人才培養機制,各單位要主動站位、積極融入,按照“送出去培養、引進來幫帶、搭平臺發展、提能力強基”的路徑,借力市委“人才高地”建設、省衛健委“五個提升”醫學隊伍固本提質計劃,加快推進醫療衛生強基層、筑高地、攀高峰。年內培養領軍人才5名、優秀學科帶頭人20名、業務骨干100名,培訓基層適宜人才5000名。

  打造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

  立足市直醫院“夾縫中求生存”的困境,前瞻性思考、全局性謀劃、整體性推進,精準實施差異化發展。重點做大做強綜合醫院,定向放大北大醫院資源優勢,支持市中心醫院打造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,支持鼓勵市人民醫院與同濟醫院戰略合作,提升以腫瘤等重點病種為主的綜合救治能力;做特做細市中醫醫院,推動市中醫醫院建成三級甲等中醫院、市第八人民醫院轉型成中西醫結合醫院;做精做優??漆t院,支持市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九人民醫院和市精神病醫院、市婦幼保健院發展“大???、小綜合”,在省級與縣級醫療服務之間形成差異化協同發展新格局。

  每個縣建縣域醫療次中心

  分類布局鄉鎮衛生院,每個縣選擇1所至2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縣域醫療次中心,具備二級醫院水準,形成分類發展、特色鮮明、功能清晰的鄉鎮衛生院。深入開展“優質服務基層行”和社區醫院建設,將達到能力標準的機構比例提高到70%左右。推動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率95%以上。健全以覆蓋農村地區10公里至20公里為服務半徑的縣鄉村三級農村急救轉診網絡。結合省級“雙千行動”,健全完善村醫“進退流轉保障”機制,精準細化二級以上醫院對口幫扶,進一步筑牢基層服務網底。支持杏花嶺區建設省級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。

  推進智慧醫院建設

  聚焦“共建共享、集約高效”的原則,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臺,加強統籌規劃,強化縣區之間、醫院之間、科室之間、軟件之間的優化設計,更好推動相關信息互聯互通。同時,要將信息化作為醫院基本建設的優先領域,推進電子病歷、智慧服務、智慧管理“三位一體”的智慧醫院建設。加快建設電子健康卡創新應用平臺,推動電子健康卡、社???、醫保憑證“多碼融合”。

  推出“彈性門診”“預住院”服務

  進一步拓展診療服務方式,推出“彈性門診”和“預住院”服務,探索開設“午間門診”“夜間門診”,開展兒童日間藍光治療、腫瘤日間化療和298個病種日間手術,建立多學科聯合門診(MDT),探索建立疑難復雜專病臨床診療中心;深入開展“全面提升醫療質量”“改善就醫感受、提升患者體驗”“進一步優化護理服務”3個三年行動計劃,滿足人民群眾高質量、高水平健康需求。

(責編:田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