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 >> 特別關注

生命“終歸”自然 節地生態安葬漸入人心

來源:太原晚報 作者:郝曉煒 2023年04月22日 09:34

  埋骨何須桑梓地,人生無處不青山。4月20日,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,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、殯葬觀念的轉變,如今“維護生態、保護自然、葉落歸根、福蔭后人”的殯葬理念得到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認可,在我市選擇節地生態安葬的人數逐年上升。

  節地生態安葬,就是以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,鼓勵和引導人們采用樹葬、海葬、深埋、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、少耗資源、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遺體,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。

  近年來,我市把推行節地生態安葬作為深化殯葬改革、減輕群眾負擔、倡導移風易俗的重要抓手,大力宣傳綠色殯葬的新理念、新風尚。全市各經營性公墓均建有節地生態安葬區。同時,我市出臺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,本市戶籍人員逝世火化后,在本市經營性公墓內選擇樹葬、草坪葬、花壇葬等不留灰、不立碑、可循環使用的節地生態安葬的,可獲每具2000元的生態安葬獎補。

  龍山墓園在人文紀念園四周劃出土地,建成高標準的公益生態安葬區。這里的生態安葬采用“無碑深埋”的方式,將裝有逝者骨灰的可降解環保骨灰罐深埋在美麗的花壇之下,并在上面種植花草。與芳草為伴,茵茵綠草象征著生命延續。骨灰罐經過一段時間自行降解后,逝者回歸自然,與大地共存。據悉,截至目前,已有200余位逝者入土為安,長眠于此。

  “隨著社會進步,殯葬觀念的轉變,節地生態安葬的理念漸入人心?!笔忻裾稚鐣聞湛瓶崎L孫杰介紹,我市每年都會在各個經營性公墓舉辦集體節地生態安葬活動。經過多年努力,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受了節地生態安葬。開展節地生態安葬有利于推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,節約土地、移風易俗,減輕喪葬負擔,順應我國入土為安的喪葬習俗,同時引領人們崇尚生態、環保、文明,給子孫后代留下青山綠水、土地資源和精神財富。

(責編:鄢妮)